查看原文
其他

美高应届毕业生: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

Jack 视角学社 2021-10-14

我的毕业典礼


时间有些时候就是过的这么快。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0年7月9日。我依旧清晰地记得,那时我还忙于大学申请。转眼之间,我现在都开始参加新学校的新生orientation了。


我并不想花什么时间来讲我的大学申请。因为它并不像大多数你能在网上找到的大学申请样本那样光鲜亮丽。正相反,它充满了不甘与苦涩。说人话就是,我的申请结果并不成功——至少不符合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上网搜搜就能找到太多学霸们的“成功案例”。我便不再这里献丑了。


2021年对于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首先,我18岁了。这在美国可能还不能完全算作是成年人(很多对于年轻人的限制是在21岁)。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中国,18岁便意味着成年。小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幻想成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然而,我相信当年的我绝对不会料到,2021年是一个充满着疫情威胁和社会分裂的世界。谁又想自己的“成人礼物”长这个样子呢?但是,既然世界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唯一所能做的事便是接受现实然后尽可能做到自己所能做的最好。


第二件重大事件便是我从高中毕业了。三年在Valley Christian High School的生活画上了一个还算是完美的句号。不仅如此,这也意味着我要暂时离开San Jose——这片我已经连续生活三年的地方。下一次再见也不知是何时了。我相信我会永远想念这片土地,这里的阳光,这里的住家,同学和老师们的。


接下来,我来聊聊“过去”和“将来”。


“过去”



这首歌的名字叫《再见,莫斯科》,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闭幕曲。和传唱整个华人世界的《送别歌》类似,它们都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然而,相比于后者,《再见,莫斯科》则更加乐观。在它的歌词中无时不刻地体现出了对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于重聚的美好期盼。这也是我十分喜欢这首歌的重要原因。


当我在参加高中毕业典礼前,耳机里反复播放的便是它。


在演唱歌曲时,莫斯科奥运会的吉祥物米莎熊也留下一滴眼泪。这滴眼泪可以单纯看作是米莎对于运动员的依依不舍。当然,如果你愿意深入解读的话,你也可以理解成这是苏联人对这个“不完整”奥运会的一声叹息。


当然,苏联人对于其显然是心知肚明的。当1979年他们的运输机空降喀布尔机场时,当他们的机械化集团军越过阿富汗边境时,勃列日涅夫和葛罗米柯一定能料到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滴眼泪也没有什么值得伤感的。当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阿富汗时,这滴眼泪也显得十分的虚伪,甚至是恶心。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往往被认为是苏联历史的转折点。而阿富汗战争便是转折点中的转折点。这便是我想引用这首歌的更深层原因:我的人生与命运也像1980年的苏联一样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有可能是有着光明未来的康庄大道,一边也有可能是万丈深渊。对于那时的苏联人民以及现在的我而言都是如此。但在描述我对未来的展望之前,我想谈谈过去,谈谈这个已经过去的12年级。


相比于大学申请,12年级可能是我人生当中接受新思想最多,思考最多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学期)。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就以我熟悉的几位苏联革命者为例。列宁是在16岁父亲去世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喀山上大学时读到了马克思的书籍);斯大林是在格鲁吉亚的东正教中学里读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我也在宗教高中上学……);而捷尔任斯基则是在维尔纽斯读高中时创立了秘密学习小组(他还有一个校友叫斯托雷平)。种种这些例子都证明:高中到大学可能是人一生中思想最为活跃的时间段。


当我的申请结果逐渐尘埃落定时,我开始不由自主地思考一切,学习一切。这种对于知识前所未有的渴求首先还得感谢我的父母以及美国高中教育。感恩我的父母是因为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到美国读书;感恩美国高中教育则是因为美高给予我足够的时间以及自由度去探索这个世界的一切。如果我在国内读高中的话,我相信我的脑子绝对容不下这些“胡思乱想”。除了这些,我还得感谢互联网。互联网让我能够见识到全世界各行各业最为优秀的人物,以及他们不同维度的思想与见解。


我在这一年里养成了一个奇怪的习惯:我喜欢去不同的网络平台看不同的观点,无论它偏激还是温和。我曾在知乎,贴吧,某葱,Twitter,Reddit,4chan甚至是暗网论坛等平台上认真拜读过社会民主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新自由主义者、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托派、民族布尔什维克、近年来兴起的入关派、体制派、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是极端反犹分子、法西斯和皇汉的观点。我会向一位俄罗斯君主制支持者在Discord上询问君主制的优势;我曾见过高喊着“为什么不给美国人跪下呢?”的在美程序员;我还看到过叫嚣着要“献忠”掉农民的极端左翼。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抖M,喜欢折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


这就是我们身处的世界,看似混乱却又显得多姿多彩。


不过,能把这么多魔怔人士聚集在一起可能也是互联网的一大“功劳”吧……


难道我认可他们所有人的观点吗?当然不可能。每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截然不同的。更为夸张的例子是:如果能够穿越时空,1989年的欧尔班可能会和今天的欧尔班吵一架;今天的我也有可能和2017的我大打出手。人的思想总是在变化的。


当然,这种全方面的观察一定是基于理性且具有底线的。当我看《我的奋斗》时,我会明白种族灭绝不光是犹太人的公敌,更是全人类的公敌;当我看《斯大林文选》时,我会知道卢比扬卡可不是个好地方。


我可以一边赞美着苏联和苏共的成就,一边缅怀在喀琅施塔德,乌克兰、卡廷、新切尔卡斯克、布拉格和阿富汗死去的所有普通人。这两者其实毫无冲突。


顺道一提,单从文字本身的角度上来谈,《我的奋斗》着实是本烂书。奥地利海关的儿子总喜欢用一些难以言喻的长句来体现他的“智慧”。不过,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有句话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一句话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那么,这和2018年的我又有什么不一样呢?(第一学年思辨录(2017-2018))最为重要的区别可能便是涉猎的内容比之前更加广泛了。历史,宗教史,社会学,哲学,经济学都有。我一般喜欢以大学经典教材为基础,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框架,之后再去看一个学科的经典书籍。如果以后对其有着更深的兴趣,我还会进一步收集一些原始档案,论文和报告(比如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大东亚补给战》)。这些对于专业研究者而言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对于一个“入门票友”而言已经能够较为详细地了解一门学科,一段历史了。


在看书之前自然要定下一个或是几个研究方向。就以历史为例,我推荐的学习步骤是这样的:当你完成高中教育后,我相信你对世界历史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框架。基于这个框架,挑选几个你感兴趣的区域和时间段。时间段是极其重要的,人类的历史实在是太过漫长了。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你是无法将它完整了解的,挑选一个片段学习即可。我本人选择了奥斯曼土耳其,沙俄晚期+内战+苏联,从明治维新到1945年战败的日本。


我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兴趣起源于P社游戏《欧陆风云4》。这款游戏衍生出的各种所谓“绿罗马”的网络梗也风靡一时。抛开游戏这个因素,一个从1299年一直存在到1923年的大帝国本身就十分具有吸引力。有意思的是,1299年还是我国的元朝,1923年的时候大清都亡了十多年了。如果没有了解奥斯曼,你就无法理解今天的巴尔干,安纳托利亚以及中东。当然,这种吸引力仅限于学习历史的后人。如果你是个被帝国政府收“血税”的基督徒,你一定会恨死这个帝国的。


对了,看书的同时听伊兹密尔进行曲和各种各样的奥斯曼音乐会特别有代入感。


奥斯曼的进行曲别有一番风味


这是我在朋友圈有感而发的内容,说得不是很详细,如有错误还请大佬多多指正


那俄国和日本呢?他们更像是我的两面镜子。看看这两面镜子的兴盛与衰亡对于个人以及整个国家都是十分具有启示作用的。


定好目标后便是挑选研究材料。选择书籍往往讲究一个”偏听则信,兼听则明”。举个例子,当你看到网上有人说斯坦福·肖的《奥斯曼帝国》是本了解奥斯曼帝国的好书时,你兴冲冲地下了单。等到你读完后才发现,这是一本充满着老旧观点与西方学者偏见的书籍。多看看不同的人对于一本书的评价。国内的知乎,豆瓣,贴吧还是论坛,甚至是国外的一些爱好者论坛都是你了解一本书的好渠道。这也许也是互联网的的伟大之处。它将全世界的爱好者们都聚集在了一起。你能找到几乎你想要的所有资源。


至于什么“给高中毕业生/大学生的书单”之类的东西我是从来不看的。每个营销号都喜欢把什么《人类简史》,《全球通史》,《乌合之众》挂在嘴边,仿佛读了这些书以后你就可以谈天说地,博古通今了。然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人只能选择其中几个点加以钻研。


所谓的“读了某本书就可以改变人生”之类的话也着实不太可信。年轻人的成长是来自于不同维度的:既有你所受到的教育,还有你的阅读量,甚至还有你被社会“重拳出击”的惨痛经历。这些东西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都缺一不可。就像某位长者曾经说的那样:“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人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个因素造成的。


我来说说本人在这方面的经历吧。当我在选择入门书籍时,一般会先选择在贴吧,知乎,Quora和Reddit上不同背景的爱好者对不同书籍的评价。当大部分人都在推荐某一本书时(比如剑桥的奥斯曼土耳其史)。我便会将其加入至个人的书单。有时我也会看看各个大学的课程必读书目,比如剑桥大学的中东史课程必备书目(英国人在这方面是真的有实力)。


至于哪里可以“搞到”这些书,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不得不承认,学会英语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英语让我打开了一扇大门,一扇了解更多学术知识的大门。对于这些比较小众的历史,国内中文的资料是极为缺乏的。传统的西方强国,比如英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比国内强之百倍。我们常常强调西方对于我们的科技优势,却往往忽略在人文,社会学以及政治学上更大的优势。这也是他们在舆论以及意识形态理论上保持对第三以及第二世界绝对优势的底蕴所在。


看书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我变得更加谦虚了。当接触到更多的资深爱好者时,我才发现自身的浅薄与无知。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时,我选择说“不知道”而不是不懂装懂。


当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学会闭嘴比学会张嘴更重要。


这张认知曲线的图就十分恰当



“未来”


苏联歌曲《最美好的未来》


这首歌出自1985年苏联的一个科幻儿童电视剧。1985年也是戈尔巴乔夫上任的第一年。他带来的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为身处困境中的苏联带来“最美好的未来”,相反的,仅仅六年之后,这个社会主义帝国就走向了解体。这首歌的背景和歌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颇有一种讽刺感。毕竟身为后来者的我们都知道这些高唱着“最美好的未来”的少先队员们将要面临着什么样的未来。


说起他们的未来,各位看官可以去看看B战上的一部纪录片:《生于苏联》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s411Z7zR?p=9


相比于和它类似的英国纪录片《7 UP》,我更喜欢这部。它挑选了来自不同加盟共和国的小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社会以及民族背景。其中一位小孩出生于格鲁吉亚官员的家庭,7岁时最大的梦想便是有一辆自己的奔驰轿车;21岁时则是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还有一个女孩出生在塔吉克斯坦,但她自己却是俄罗斯族人。她丈夫的咖啡店在解体后的暴动中被塔吉克人焚毁。他们一家不得不移民俄罗斯。一对犹太姐弟在解体前夕选择跟随他们的父母移民到以色列。但在以色列,因为是东欧犹太人,他们在生活中仍然受到其他犹太人的歧视。


相比于英国纪录片所要讨论的阶级跃升和固化,这个纪录片所涉及到的问题更加复杂。有民族的,意识形态的,社会阶级的,甚至是宗教上的矛盾。他们虽然都生于苏联,但他们在成年后甚至成为了不同国家的公民。这些内容是《7 UP》难以涉及到的。


就像这些小孩一样,个人的力量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实在显得过于渺小。你我和他们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幻想。就像在这个纪录片里采访的小孩一样,有的想当航天员;有的想子承父业,当一名记者。但是现实总是让我们的选择越来越少。人的成长就是一个认识自己在世界中处于何种位置的过程。小学毕业时有小升初,你突然发现和你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背地里都在弄奥数。中考是一次分流,你发现你的同学上了重点,而你去了普中。高考也是如此。她去了清华北大G7,你去了普通一本。


最后比来比去才发现:哦,原来自己也是个普通人呀。


就拿我来说吧,美本申请又何尝不是一次大的分流呢?有的同学去了MIT,也有同学去了Santa Clara University。我很反感一些人用学历鄙视链来居高临下地嘲讽他人,但我们又必须承认的一点是: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在MIT能获得的学习资源肯定比你在Santa Clara University能获得的资源要强得多。


在哲学层面上,我们强调“人人生来平等”。但大家心里都知道,“人人生来不平等”。


不平等又能怎么样呢?靠喊几句“躺平”,唱几遍国际歌就能解决吗?当然不能。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在今天,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发白岩松的表情包?为什么喜欢发“黄豆流汗”?为什么喜欢嘲讽御用学者张维为的《这就是中国》?


因为我们唯一能够做的事就是嘲讽与解构宣传。


有些人还是得要点脸。


另外,没有人愿意成为帝国崛起时被消耗掉的燃油与弹药。



不会吧?不会吧?白岩松老师你的儿子在哪读的书呀?你家有几套房呀?


有一说一,神友发明的这个表情包还挺好用的


陈平不等式之2000人民币>3000美元


著名瑞士学者张维为谈中国


上述的例子我还可以给你举很多。作为一个公众号的运营者,我当然清楚现在的流量密码是什么:阶级对立、社会固化、男女对立、“打倒资本家”、历史隐喻学、再加上一个鲁迅文章解读和李德胜“屠龙秘籍”。我也不是不会写这些内容,不然的话我的苏联史和国际共运史就白研究了。但是,这些文章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无非也就是发泄一下情绪罢了。


这个公众号的目的也是想要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成为咪蒙第二。


说回自己吧,我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有趣的是,小时候,我想成为一名高官。原因便是看到电视上的贪官贪了很多钱,很羡慕他们的钞票(真的……)。之后,我想成为一个考古学家,因为看着他们在古墓里面拿着刷子发掘文物觉得十分有意思(也是真的……)。但这些梦想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忘。要不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自己过几年可能就彻底忘记了。


那今天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


答案是:做一个能够部分掌控自己命运的快乐的普通人。


尤其在这个年代,这个目标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首先,“部分掌控自己命运”意味着你要有足够的个人能力。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毕竟世上有哪一个国家和公司不喜欢人才呢?


然而,相比于第一点,第二点的难度其实更大。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快乐的普通人”呢?在我看来,“快乐”二字是由多个维度的快感组成的。首先是物质层面的,比如一个健康的身体,不愁吃不愁穿,能够有一定的空闲资金来满足自己的个人爱好等等。其次是精神层面的“快乐”。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认识更广大的世界,寻找知心的伴侣,追求人生的真谛……


平平凡凡的度过自己的人生也不是什么坏事。“平凡的生活”对于世界上很多人而言都还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本文创作于2021年6月22日。正好在80年前,德国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如果我出生在那个年代,可能现在都扛着莫辛纳甘步枪去打德国鬼子了呢。相比于战争,屠杀与毁灭,996又算得上什么呢?


那我该怎么做呢?


首先自然是专业能力,也就是CS。这可是我安家立命的本钱。计算机科学讲究一个“Show me the code”。算法,数据结构以及其他的基础知识不过关的话是万万不行的。这几年在机器人队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我在计算机应用知识领域的缺失。Python,C++ STL以及新标准(C++ 17等),CS相关的数学,Git都要一步步地学起来。除此之外,我还打算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主要写一些自己的感想以及技术上的心得。实习,比赛(比如Google Code Jam),社团和项目之类的是肯定要积极参加的。其他的知识也是尽可能多学一些。毕竟毕业以后就没有什么机会与时间来拓展自己的能力了。CS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毕竟已经有好几个同学来问我如何自学CS了……


接下来是一些其他的综合性内容。书的广度和深度一定还要增加。以后我可能还会写一些历史和社会学方面的文章。我相信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多元化的。这种趋势并不仅限于职场。我相信你未来的女/男朋友/LGBTQ伴侣都不会喜欢一个只会敲代码和修电脑的呆子吧。又有谁不会喜欢一个谈吐见识都很强的伴侣呢?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以一首歌来作为整篇文章的结尾。



这首歌的作者和《再见,莫斯科》一样,都是俄罗斯的著名作曲家巴赫穆托娃。我极其喜爱其中的几段歌词:

   

只要我还能够行走,

只要我还能够张望,

只要我还能够呼吸,

就一直走向前方。

听风雪喧嚷,

看流星在飞翔;

我的心向我呼唤:

去动荡的远方。

……

你别以为到了终点,

别以为风暴已不响,

快走向那伟大目标,

去为祖国争荣光。

听风雪喧嚷,

看流星在飞翔;

我的心向我呼唤:

去动荡的远方。


“听风雪喧嚣,看流星在飞翔;我的心向我呼唤:去动荡的远方。”


人总是很矛盾的,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能够同时并存在一个灵魂上。


希望未来的我不要丢失自己的初心,丢失自己的灵魂。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创造历史的小留学生

后疫情时代,中国孩子还要出国读高中吗?

在疫情后的世界里留学



作者:Jack,转载:漫漫留学路,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